世界濕地日—市政署持續推廣濕地重要性

圖片

日期 : 03/02/2023

濕地孕育著各式各樣的生物,是世界三大生態系統之一,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除了有重要的生態作用,更蘊藏著豐富的知識。自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而今年主題是「濕地修復」,強調了優先恢復濕地的迫切需要。

為更好地利用這珍貴的濕地自然資源實踐科普教育,推廣濕地的重要性,市政署持續優化相關設施,近期亦打造了「龍環葡韻濕地科普園地」,除了舉行多場與生態相關的科普教育工作坊外,現時於有關場地亦設置了濕地主題的戶外展覽。

市政署早前亦邀請了部分團體參與「探索濕地生物及外來種移除活動」,帶領民眾走進濕地、體驗濕地,近距離探索濕地中的各種小生物,從標本及實際觀察和解說中學習各種知識,希望透過親身的感受,能對濕地生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傳遞相關的生態知識及保育概念。

除了一般在濕地中可以看到的蜻蜓、蝴蝶及雀鳥,濕地水下的世界亦非常精彩,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其實隱藏著另一個世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加者在濕地中尋找到各種日常未有留意過的小生物,例如魚、蝦、水生昆蟲以及各種不同的螺類,並透過專業的解說,讓參加者更了解各種生物的形態和習性。

除了各種原生生物,在濕地環境當中亦有部分具入侵性的外來生物,例如薇甘菊、褔壽螺、羅非魚及食蚊魚等,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在人類有意與無意下帶進到環境中,牠們會與原生生態造成競爭,從而壓縮了本地原生生物的生存條件。在管理和保育濕地的同時,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控制亦非常重要,活動中讓參加者親身參與移除工作,教授了辨別這些物種的技巧,更能使參加者了解到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造成的影響。

市政署一直致力保育本土的生物資源,持續舉辦各項科普教育活動,喚醒大眾對自然生態的關注和重視,並呼籲市民在欣賞自然之美時,要保持安靜,切勿胡亂放生及干擾、餵飼野生動物,保持周邊的環境衛生,遵守《公共地方總規章》等規定,共同愛護大自然。市民如有查詢,可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 7676。

圖片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