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瀕危物種"一詞,大家會想起哪些動物和植物呢?瀕危物種是指那些受捕獵、採摘或砍伐、生態環境破壞等因素而導致生存受到威脅的物種,如大熊貓、黑葉猴和蘭花等,如不採取措施加以保護,這些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危機。有見及此,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估了物種的狀況後編製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避免有關物種出現滅絕的風險。現時,名錄共收錄了約四萬多個瀕危物種。
為更全面保護瀕危物種,目前共有184個締約成員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並就《公約》附錄所列物種的進出口作出監管及規範,以免因國際貿易的關係而危害物種的生存。現時,《公約》附錄共收錄了約三萬八仟多個物種。
大家亦要注意,不論是否屬瀕危物種,進口動、植物時都需按法律規定接受市政署的檢疫安排,避免因進口之動、植物帶有病菌、害蟲或入侵物種(如紅火蟻和薇甘菊等)而對本澳的生態環境及公共衛生構成影響,相關檢疫詳情可到市政署網頁內瀏覽。
相信大家已對“瀕危物種"有一定了解,如想了解更多,大家不妨到本澳各公園或自然教育設施尋找牠們/它們的蹤影,如二龍喉公園的可愛動物區及石排灣郊野公園的趣異植物園等。下次再為大家介紹本澳有哪些瀕危動物及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