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環葡韻濕地為本澳的一個重要濕地生態環境,兼具生態及景觀價值,在旅遊業蓬勃的澳門,鬧市間的一片靜謐綠洲更顯珍貴。
濕地除了是重要的自然環境外,當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更像是一本天然的教科書,為更好地利用濕地自然環境資源,推動公眾接觸大自然,市政署陸續開展各項優化工作,將龍環葡韻濕地北面的戶外空間打造成「龍環葡韻濕地科普園地」。園地已設置了昆蟲旅館、鳥類巢箱等解說設施,藉此推廣各種科普訊息,展示生態共融概念,採取“保育優先,教育為輔”的策略,在保育濕地生態的同時,利用濕地自身的價值延伸成為科普教育的基礎。
樹木、昆蟲和鳥類等都是大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帶領市民走進濕地、感受自然,市政署近期在龍環葡韻濕地科普園地就各自然主題舉辦了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除了增加市民對本地生態的認識,更能提升他們對生態保育的意識。「廢木再生」工作坊利用颱風後及日常山林護理時產生的廢木材,打造成各種裝飾擺件或是實用的置物台等,藉此將大自然的素材帶進生活中;「打造昆蟲旅館」工作坊讓參加者除了可以了解昆蟲以及自然生態等相關知識,更能了解人類與生態共融的概念;「尋找鳥類的秘密」通過知識講解、濕地觀鳥、標本解說以及工作坊,在感受大自然的過程中介紹與鳥類相關的各種知識,帶領市民認識鳥類習性和構造。
市政署將持續透過不同形式推廣生態科普知識,希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亦能對大自然有更多的關注,共同保育自然生態。